首页
搜索 搜索

贾宝玉疯癫之后,大伯贾赦为何全力施救,积极性比贾政还高?-环球快播

红楼不红     2023-06-24 05:34:53

贾赦这个人物,性格方面跟《红楼梦》里的另一个人物非常相似,那就是“呆霸王”薛蟠。

原著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贾珍头疼棺木的选择,这时候薛蟠送来一副上好的樯木,帮底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用薛蟠自己的话来说: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

如此贵重的棺木,薛蟠竟然白送给贾珍,一分钱没收,只给了抬棺木的工人几两银子工钱——按理说宁国府和薛家隔了一层,为什么薛蟠对贾珍这么大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实不难推断,薛蟠是个纨绔子弟,素来慷慨,宁国府虽隔了一层,到底是亲戚,自家亲戚的事儿,什么钱不钱的?从这处细节,可以看出薛蟠确实不是个会过日子的人,他的盲目大方,天然就带着败家子的基因,但又带着几分可爱。

贾赦也是一样,王熙凤、贾宝玉中蛊之后,贾政见求医问道,皆不见效,就动了放弃的心思,反倒是贾赦积极操持,一心要救凤宝叔嫂两人,原著记:

此时贾赦、贾政又恐哭坏了贾母,日夜熬油费火,闹的人口不安,也都没了主意。贾赦还各处去寻僧觅道。贾政见不灵效,着实懊恼,【甲戌侧批:四字写尽政老矣。】因阻贾赦道:“儿女之数,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强者。他二人之病出于不意,百般医治不效,想天意该如此,也只好由他们去罢。”【甲戌侧批:念书人自应如是语。】贾赦也不理此话,仍是百般忙乱。——第二十五回

贾政放弃救人,是因为读书人的理性思维,贾赦却爆发出人性的光辉,倒有点“仗义每逢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意味。

细品之下,贾赦的做法既是出于对王熙凤、贾宝玉的关心,但更多应该是一种思维惯性:自己家里人生病了,那肯定得尽全力救治,怎么能不管呢?

这就跟薛蟠不收一分钱,就把价值千两的樯木送给贾珍一样——贾赦、薛蟠恰恰是因为读书少,在做事方面反而更加纯粹直接。

带着这样的思维,我们再来看《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贾赦对林黛玉避而不见,理由是这样的:

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第三回

甲戌侧批评道:赦老亦能作此语,叹叹!

我们初读红楼的时候,总喜欢把贾赦当成一个反面人物,觉得反面人物不可能有温情的一面,所以我个人最初分析贾赦避而不见林黛玉时,总会有些阴谋论的思维,觉得林黛玉进贾府,是贾母邀请而来,贾赦又嫌贾母偏心,所以故意躲着不见林黛玉。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反倒十分羞愧,其实以贾赦的心性,他还真不至于对小小的黛玉,耍弄这种阴暗的心机,他所说的那些避而不见的关心之语,很有可能是真的。

就好比薛蟠和薛宝钗,人物品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就是这对兄妹,他们的亲情关系却很温馨。

薛蟠言语得罪了妹妹宝钗,第二天对着妹妹弯腰作揖地道歉,外出贸易归来,薛蟠总要给妈妈妹妹带礼物,薛宝钗看着一箱子的礼物,单单拿起薛蟠的泥塑,认真端详着,然后扑哧一声发笑,这种情境非常温馨感人。

贾赦和薛蟠是一样的品性,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赦的亲妹妹。如今妹妹去世了,林黛玉前来拜见,贾赦不忍相见,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试想一下,如果薛宝钗去世了,薛蟠真不知道要伤心成什么模样。

也正因这些细节,才让《红楼梦》里的每个人物都各有特色,贾赦草菅人命,伙同贾雨村抢夺石呆子的扇子,可却对家里人非常关心,这是亲情伦理道德造就的思维惯性。

贾赦未必对王熙凤、贾宝玉能有多少深厚的感情,但只要他们是自家人,那就得尽全力施救,反倒是贾政这样的理性读书人,一看情况不妙,就开始思忖后路,这样的性情反不如贾赦纯粹。

本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来自清代孙温《红楼梦》全绘本,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X 关闭

起点工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