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资讯:讲述“技能山西”解读“技能就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郜军山西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二级调研员
祁慧丽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书记
毋晓刚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
山西晚报讯 6月25日9时30分,第四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组委会3位代表走进山西晚报“新闻直播间”,共话“技能筑梦想,建功新时代”。 做客山西晚报新闻直播间的3位嘉宾分别为山西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二级调研员郜军,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书记祁慧丽,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毋晓刚。 围绕我省职业技能大赛的“战况”,赛事公正公平、三晋技能人才大赛中所展现的新风貌、实施“人人持证技能山西”的办法和举措,学技能、稳就业、促增收的新路径,3位嘉宾逐一从政策、事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干货满满。 技能大赛比拼的同时,也是我省中高考学生志愿填报时期,直播间里,组委会决赛代表特别向中高考考生发出邀约,希望他们到潇河国际会展中心现场观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走技能成才、技能就业、技能成就人生的新赛道。 直播共90分钟,山西晚报山河视频抖音号、快手号,山西晚报视频号、山西晚报客户端同步直播,上万网友观看。下载山西晚报客户端,可观看访谈回放。 关于大赛 直播实录 举办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我省走在前头 山西晚报:2019年起,我省每年都要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是出于什么考虑? 郜军:省政府提出要加强赛事引领,充分发挥竞赛引领带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良好氛围,引领带动广大劳动者学技能、稳就业、促增收,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领军人才,助推建设“技能山西”,为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省政府会议提出,要把技能大赛作为山西省“人人持证技能山西”建设的重要抓手,一届一届持续办下去。截至目前,山西省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人人持证技能山西”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战略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技能山西”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社会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及各种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规范化培训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的风气已经形成。 2023年是第四届全省大赛了,举办这样的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我省在全国来说还是走在前列的。 2019年第一届全省大赛举办期间,时任人社部领导来山西参加了首届大赛开幕式活动,充分肯定了山西省率先组织这样的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是非常好的创意。2020年,人社部在广州组织了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设置赛项86个;今年9月份,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即将在天津举办,设置赛项109个。 我们现在举办的第四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山西选拔赛,还要选拔符合要求的优秀选手,去和兄弟省份同台竞技,相互切磋。 山西晚报:与前三届大赛相比,本届大赛有哪些亮点? 郜军:与之前的大赛相比,本届大赛有5个亮点。 第一,参赛对象范围扩大。举办大赛不仅是对培训成果的检验,更是为技能人才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是让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相互切磋的平台,也是为即将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选拔苗子的一个舞台。 前三届省赛已经充分引起了社会关注,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本届省赛扩大了参赛范围,中央企业在我省分支机构、省属大型企业等均可组队参赛。 这样组织的目的就是考虑到因地域不同、各市技能人才的基础不同,存在有的地方找不到符合条件的选手,而有的地方又受名额限制,阻碍了一些优秀选手报名参赛的结构性矛盾。增加央企驻晋分支机构和省属大型企业的组队渠道,就是想让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有机会参与到赛事活动中来,展示自己,相互切磋,共同成长。 今年特别放宽了报名条件,全国技术能手等获得者和前三届大赛前三名选手,可以以选手身份参加大赛,目的就是要把我省最优秀的选手选出来代表我省与兄弟省份一争高下。 但在奖励政策上有所区别,也是考虑让更多的技能人才享受到政府政策的红利。 第二,在赛项设置上,主要围绕我省十大平台、十大产业链、专业镇培育及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养老等领域,围绕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业复苏发展需求,对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项目确定。力求跳起来摘桃子,通过省赛的组织和引领,实现技能的普遍提升,缩短和先进省份的差距,力争实现成绩突破。 第三,主赛场比赛期间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和技能展示交流活动,并结合全国大赛的赛前预热活动,在交流展示现场开展为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迎国赛、强技能、展风采”送一句寄语签名活动,作为山西组委会对第二届全国大赛的献礼。 第四,通过几届大赛的举办,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支持我们的大赛,有的免费为大赛提供设备,有的为选手、裁判提供服装、背包、矿泉水,有的为大赛提供监控设备。 为提升我们的办赛水平,更好体现公平公正,今年的赛项承办单位和合作伙伴都是通过公开征集,结合技术文件需要,组织业内专家评审确定的。 第五,“集中+分散”的办赛模式,按照人社部开放办赛的要求来组织,集中办赛的举办难度很大,但其宣传效应、选手的体验感和对观众的冲击力不同于拘于学校和企业一隅,这对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意义是深远的,能让家长和孩子切实感受到行行都能出状元。 山西晚报:本届大赛项目设置和调整有哪些考虑? 祁慧丽:在竞赛项目设置上,和以前节选一部分国赛项目作为省赛项目不同,本届大赛项目完全对接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109个项目。 与前三届省赛项目相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方面侧重于“高端”,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3个项目。其中,首次在省赛中新增了2个专业技术类竞赛项目(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其他项目都是技能类竞赛项目。 在数字平台发展方面,信息网络布线、网络安全、计算机软件测试、物联网安装调试,新增了区块链应用操作项目。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有汽车技术、车身修理、轨道车辆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4项。尤其是与去年新能源汽车模型车不同,今年全部使用的是真车。 在文旅康养方面,在烹饪(西餐)、餐厅服务(西餐)、酒店接待、健康和社会照护、社会体育指导(健身)的基础上,新增了烹饪(中餐)、餐厅服务(中餐)2个比赛项目,把家政服务项目的比赛内容由原来的保洁、护理与时俱进地调整为整理收纳。 在提升城市“烟火气”方面,新增了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糖艺/西点制作项目与花艺、美容、美发、烘焙项目。 竞赛技术标准上,专业技术类竞赛项目是以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中级以上的技术要求为基础,制定本届省赛技术文件和赛题;技能类竞赛项目是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高级工及以上或者行业企业评价规范相应等级的技术要求为基础,参照上届世赛技术文件,制定本届省赛技术文件和赛题。这充分保证了省赛赛题的高标准、高技术性,体现省赛作为“龙头”的技术引领作用。 山西晚报:大赛的公平公正如何保障?裁判是如何产生的呢? 祁慧丽:各个环节确保大赛的公平、公正。比如说,选手报名,使用大赛系统对参赛条件做出限制,不符合条件的就录不进去。比赛试题尽可能设置为赛题公开,赛前1个月就上网发布技术文件,不搞压题猜题,减少运气因素影响,让选手们在同一平台上凭本事、凭技能争先。 评分规则上,46个省级决赛项目中,有35个比赛项目的客观分在总成绩占比超过60%,其余11个比赛项目虽然主观分在总成绩占比高,但采用的是裁判员平均分方式。 全部赛题由组委会封闭印制,封装领用等实行交接制,确保赛题全程保密无泄露。 在大赛监督方面,每个赛场设立监督仲裁组,由纪检监察和有关专家担任监督监审工作人员,全过程监督比赛人员和赛务活动;引入监控视频设备,对每个工位的选手操作全过程进行摄录;大量配备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对选手和现场裁判行为进行监督。 执裁方面,本届大赛执裁团队由裁判长、第三方裁判、代表队推荐裁判组成。 其中裁判长和第三方裁判,都是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针对选手数量多、应用面广的车身修理、区块链应用操作、烹饪中餐、烹饪西餐、餐厅服务西餐、餐厅服务中餐等项目,也邀请了第二届国赛裁判长、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业协会以及兄弟省市大赛裁判长参与大赛提供技术支持。 经过专家评审、资格复核、初筛回避等择优遴选后,最终从157名候选裁判长中确定了46名裁判长、14名裁判长助理,从1028人次中确定了462名第三方裁判,组建了一支高级技能职称牵头、老中青比例合理的核心执裁团队。 各代表队可向每个比赛项目推荐1名裁判员。大赛将这122名代表队推荐裁判全部纳入执裁队伍,一方面,代表队裁判对第三方裁判和选手等比赛现场是一种监督,大赛执裁过程更加公开、透明,确保大赛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代表队裁判学习省赛的先进竞赛技术、理念、标准等,带动本地区竞赛技术水平的提升。 关于人才 重奖能工巧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 山西晚报:大赛选拔程序是怎样的?获奖选手有什么荣誉和奖励? 祁慧丽:举办大赛通知下发后,凡年满16周岁以上(2007年1月1日以前出生)、法定退休年龄以内的我省城乡各类人员,不受身份、学历、工作经验限制,均可报名参赛。各市、各省直部门行业、大型企业积极组织选手选拔,有的组织初赛选拔,有的组织择优推荐。 参赛奖励为,参赛代表队“参赛人数分+选手名次分+推荐项目分”计算团体分。对贡献突出的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特殊贡献奖等。鼓励各地将符合条件的省级、市级比赛选手赛前培训纳入职业培训补贴领取范围,制定本地区奖励政策,对获奖选手和教练专家团队等给予奖励。鼓励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结合实际,对有关人员和单位给予奖励。 郜军:各决赛项目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颁发荣誉证书,对其他排名至省级决赛参赛人数2/ 3的选手颁发优胜奖。命题参照世赛项目的,每个竞赛项目的第1-3名选手,分别按项目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的奖励。命题参照国赛项目的,每个竞赛项目的第1-3名选手,分别按项目给予3万元、1万元、5000元的奖励。团队双人赛项按1名计。 职业技能等级提升。属于技能类竞赛项目的,省级决赛前3名的选手直接晋升技师(二级)职业技能等级,并可申报高级技师(一级);已具有技师(二级)职业技能等级的可晋升高级技师(一级)(本职业现行最高一级为技师的,不再晋升)。获第4名至省级决赛参赛人数2/3的选手可直接晋升高级工(三级)职业技能等级,已具有高级工(三级)职业技能等级的可晋升技师(二级)(本职业现行最高一级为高级工的,不再晋升)。 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资格。 山西晚报:我省历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都是如何奖励的? 郜军:自2019年以来,我省《就业资金补助管理办法》已经修订了两次,对技能人才的奖励政策不容小觑。 其中在技能大赛板块,对参加不同类型的比赛优秀选手除给予荣誉性奖励外,还规定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得金、银、铜、优胜奖的选手,分别奖励50万、30万、20万、10万;对参加全国综合性技能大赛获得金、银、铜、优胜奖的选手,分别奖励10万、8万、5万、3万;参加全国行业一类大赛金、银、铜、优胜奖的选手,分别奖励8万、5万、3万、1万。自2019年以来,对参加各类全国大赛和省级大赛的优秀选手已发放奖励1500余万元。 之所以要重奖获奖选手,就是要按照国家《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精神,提高高技能人才的政治、经济、社会待遇,要通过重奖参赛选手,让从事技能岗位工作的劳动者有职业的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 山西晚报: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的老学校,又是技能大赛的分赛场之一,都做了哪些工作? 毋晓刚:从第一届全省技能大赛开始,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便是承办单位之一,今年更是承办了46个赛项中的10项,包括校内3个赛项和主场馆7个赛项,对赛事的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往届承办的经验,学校由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了20余人的技术保障队伍,在全校学生中遴选了60人左右的志愿者团队,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全面参与,以赛事组织相关文件和赛项技术文件为指导,拟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分组协作,顺利完成了校内三个赛项的组织保障工作,目前近百人的工作团队已经投入到了潇河会展中心主场馆7个赛项的工作中。 通过连续4届大赛的承办工作,大大激发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大家都认为承办大赛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山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历来重视大赛成果的转化,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人都经历了选手、指导教练、赛项经理人等多个角色。 大赛的举办,不仅为人才专业化培育提供了目标,更是通过比赛内容设置,为专业人才的培育提供了指导。比如在今年的移动机器人赛项中,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医疗资源紧张以及非接触化配送的要求,设定了医疗机器人的比赛内容,让选手对于实际行业应用需求的理解更加直观、深刻,提升选手分析需求、解决需求的能力。 现在,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赛集训选拔制度,历届大赛集训班已经成为全校学生的标杆和榜样,也非常自然地将大赛成果、集训经验转移到了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以赛促训和以赛促学的目的。 另外,大量的学生志愿者通过几天的紧张工作、感受大赛氛围,组织性纪律性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大赛的正能量在学生群体中间广泛传播,确立同学们精益求精、对标先进的志向。 山西晚报:学校的老师、同学们有没有受益于大赛? 毋晓刚:有很多这样的老师和同学,比如00后的杨晋博老师,2020年参加首届国赛移动机器人项目获得第七名,被授予“三晋技术能手”,在2022年参加全国工信技能大赛获得工业机器人应用教师组第一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他2020年毕业后放弃高薪工作留校任教,多次带队参赛并获奖,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目前已经成长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大赛裁判员。 袁芳芳同学,在2020年参加了第二届全省技能大赛,获得了一等奖,去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在担任学校智能制造系的老师,也是学校大赛集训班指导教师团队的一员。今年,她指导的学生也参加了大赛。 可以说,大赛给了她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培育她系统思维、奋勇争先、不断挑战自我的优良品质。她通过大赛的平台,实现了自我的快速成长,同时,也将大赛的宝贵经验,传递给下一届的学生。我想,重金奖励是一时的,但大赛的精神财富是不断传承、发扬光大的,这是大赛给予所有参与选手的最宝贵的财富。 第四届大赛,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移动机器人选手李泽瑞,我经常能够看到他们的日常训练。去年全国工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运维员赛项,他获得第四名,在本届移动机器人赛项中,他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是一个在训练和比赛中不仅能将各类软硬件系统的性能充分挖掘,还能够进行大胆尝试改造并持续优化的选手,未来必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关于培训 全省开展“技能提升质量年”行动 山西晚报:今年我省在技能培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郜军:2023年,根据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山西”建设要求,在全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质量年”行动。 今年的目标任务:一是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万人以上,包括:全省各级各类企业职工(含在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30万人以上(其中:中央驻晋及省属大型国有企业培训20万人以上,市县属企业及中小微企业培训10万人以上),面向广大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以上。 二是全年新增技能人才30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初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中级工证不少于10万人、高级工证不少于6万人,技能人才总量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32%。任务已经分解到各市县、各企业、各院校,工作正在有序推动中。 山西晚报:对于不同年龄段、学历段,不同地域的人,希望一技在身的话,我省有哪些技能培训?如何参与? 郜军:今年的培训强调要精准组织实施,从几个方面进行:(一)围绕省委省政府“十大平台”战略部署开展订单式、项目制培训1万人左右。围绕十大产业链、专业镇培育及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养老等领域以及服务业复苏发展需求,依托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组织开展订单式、项目制培训。(二)开展企业职工培训30万人左右。支持企业围绕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生产经营需要,广泛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转岗专业等培训,突出高技能人才以及产业紧缺人才培训和安全技能提升培训。(三)加强和改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四)推动院校、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广大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0万人左右。组织各类培训机构面向各类就业重点群体特别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毕业年度的高校和中职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等以及有培训需求的零工市场求职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各培训主体可充分利用线上平台资源,灵活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根据创业不同发展阶段,鼓励面向有创业意愿和创业需求的各类适宜城乡劳动者、大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创业培训,满足差异化需求,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五)大力支持行业重点群体培训。对快递外卖、代驾货运等新就业形态需要、乡村振兴、康养产业发展、数字素养提升等行业所属重点群体的技能培养力度。(六)服务地方特色品牌特别是专业镇建设开展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围绕地方特色品牌特别是专业镇建设,开展针对性项目制培训,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所需技能人才。(七)推进职业技能大赛工作。 大家通过民生山西、三晋通APP,都可以查询到技能培训的相关机构和内容,对于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贫困劳动力、农村等符合条件的人群,我省免费进行技能提升培训。
04、05版采写 山西晚报记者 赵晋燕 徐麦丽 04、05版摄影 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