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匠人”周创彬:“这辈子就干这一件事” 天天快讯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5月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这辈子注定是核电人,这辈子就干这一件事。”头发几近花白、戴着黑框眼镜、身着蓝色劳保服……周创彬给人第一印象朴实谦虚。当他谈到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核电事业,那份热爱很是感染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周创彬是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调试专项试验资深专家。年过半百的他,已经在核电运行和调试一线干了30余年,凭着勇于创新、敢于开创的劲头,从核电站巡检工人一步步成长为核电技术攻关能手、核电运行调试领域领军人物。
(资料图片)
这位“核电匠人”同时还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劳动模范、鹏城工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深圳首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在耀眼的“光环”背后,是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核电一线,潜心钻研、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执着和坚守。
中专出身的“工人院士”
1991年,周创彬自北京核工业学校毕业后,进入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工作,自此与核电结下一生的缘分。
当时,大亚湾核电站正处于设备移交检查和系统调试的关键时期。刚开始工作时,面对庞大而复杂的核电厂房、成百上千的工作程序,周创彬遇到不少困难。然而,他并没有气馁。
为了能够尽快地熟悉核电现场环境,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白天周创彬跟着技术工程师、老师傅爬管廊、钻地沟、摸管道,几乎跑遍了电站的每个角落,晚上对照上千页的系统流程图,回忆复盘白天走过的管道和系统,第二天再沿着存在疑惑的管道走向继续探究,直至明白为止。
业余时间也不放松,周创彬找资料自学各种知识,不懂就向老师傅们请教,逐渐对电站现场各式各样的设备了如指掌,成为运行现场的技术骨干。
核电厂房摸爬滚打也练就了核电厂“活地图”的本领,为他后来成为主控室操作员、运行副值长、机组长、调试副总工、专项试验资深专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核电现场的工作,常常让中专学历的周创彬感到捉襟见肘,他一边如饥似渴地补充各种专业知识,一边寻找自我提升的通道。工作之余,他参加了华南理工大学的自学考试,并在1994年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大专文凭。
两年的刻苦学习,让周创彬拿下了核电站操纵员执照考试的“敲门砖”,并在1997年踏进大亚湾核电站心脏位置,成为一名主控室操作员,随后又逐步成长为运行副值长、机组长,多次在重大的核电运行操作中挑大梁。
“核电站的操纵员就像飞机的飞行员,一点小细节也不能疏忽,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在大亚湾核电站主控室值班期间,周创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总是细致入微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核电运行操作技术,先后发现并消除了多项重大设备隐患,经手操作和监护的项目数以千计,从未出现任何差错,同事们给出了“有他在就放心”的高度评价。
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核电一线,周创彬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迅速成长为我国核电调试领域的资深专家,但始终秉持着一份求知若渴。2018年,这位已荣获中华技能大奖的“工人院士”,做出了重返校园的决定,成为了广东工匠学院首届劳模工匠本科班学生。2021年年,51岁的他终于戴上了期待许久的学士帽,成为了标准化工程专业班唯一被授予学士学位的学员。
“努力考学并非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掌握更多专业基础知识。打牢地基,创新创造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周创彬说。
勇挑重任的“攀登者”
掌握了各项专业技能的周创彬,30余年间挑起了多项事关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任务,攻克了多项重要技术难题,形成了多项创新成果:首次开发我国核电站数字化运行程序、首次实现控制电源失电试验自主化、力主国内商用核电站首次“十年大修”等,目前,他已取得19项发明专利,实现核电领域多项“0”的突破,为我国核电安全发展创造新效益,推动我国核电调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喜欢挑战自我,因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突破,才能让自己持续进步。”在难关和重任面前,作为党员技术骨干的周创彬总是勇于担当,果断迎难而上,向着既定的目标发起冲锋。
2004年,周创彬参与岭澳2号机组第一次大修,这是我国压水堆核电站首次完整的“十年大修”。其中涉及的“一回路水压试验”实施过程复杂,对风险控制要求极高,且在国内核电商运机组中尚属首次。大修前,周创彬随试验团队到法国调研取经。在4个月的准备时间里,不懂法语的他依靠扎实的技术功底,硬是啃下了一本法语版操作程序,新编了约500页的总体运行程序,不仅填补了国内大型商运核电机组大修领域的空白,还在保障大修质量的同时节约工期约75个小时。
21世纪初,我国核电建设如火如荼,深圳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作为CPR1000堆型的示范电站,将以数字化的先进主控室取代原传统主控室,需要开发全新的数字化运行程序。
面对国内首次研发核电站数字化运行程序的重任,周创彬又一次主动挑起了大梁。他带领团队一切从头开始,从早到晚埋首研究,奋战一年有余。最终,周创彬凭借着多年工作经验和操纵技能,在吸收国外先进理念基础上,带领团队攻克核电站数字化操作难题,研究出了一套具有大亚湾特色的总体程序数字化方法,相关发明专利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金奖。
该技术成果不仅在岭澳核电站二期经受应用考验,还推广到红沿河、宁德和阳江等核电站,为我国核电批量化建设及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推进了国家核电自主化进程。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在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项目防城港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周创彬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深入研究和开展“华龙一号”调试关键技术和调试领域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完成“华龙一号”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调试子专题任务。他还结合华龙一号技术特点提出的一项发明专利,在2019年获得英国知识产权局授权,成为我国核电调试领域的首个英国发明专利。
扎根一线的“排雷专家”
随着国内核电技术渐趋成熟,中广核进入多核电基地建设阶段,周创彬经常奔波于各项目现场,深入一线解决技术难题,推进项目调试进程。
“核电站调试就好比飞机试飞,只有满足各项试验条件才能投运,非常关键,是核电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容不得一点马虎。”在周创彬看来,调试就是“挖地雷”,找缺陷、消隐患,避免把隐患留给运行机组。“越早发现越好,这就需要敏锐专注,敢担责任。”
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和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冷试开始前,500kv主电源仍无法实现可用。周创彬带领团队,经过大量现场考察分析,通过详细的负荷技术和安全分析,给出了在主电源不可用的情况下,使用辅助电源供电进行冷试的方案,并牵头编写了详细的冷试失电应急操作程序,成功实施试验,避免核电工程进度发生重大延误,同时提高了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30多年核电一线磨炼的精湛技能,厂房各种设备、机组操作运行图似乎已经刻在了周创彬的脑中,有时仅凭听声音、看震动、观外形就能发现问题。
作为全球EPR(欧洲压水堆)三代核电机组首堆,台山核电站采用了很多新设计,给现场调试带来巨大挑战。在台山核电站1号机组冷态功能试验即将启动之际,周创彬像钉子一样钉在现场,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及解决方法。凭借着高度的敏锐感和责任感,他事先察觉到稳压器安全阀主阀体盲塞密封会导致一回路抽真空不成功的问题,提前排除隐患,让在场的法国专家竖起了大拇指。
“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最优,将毕生精力和才华奉献给祖国的核电事业。”收获多项沉甸甸荣誉的周创彬,如今依然不骄不躁奔走各项目现场,倾听核电机组设备的“喜怒哀乐”,承担重大项目试验重任。
多年来,周创彬很注重培养年轻力量,经常带着年轻同事熟悉现场,倾心尽力传授自己在一线摸爬滚打30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更快成长,成为大家亦师亦友的“创师傅”。他创建了个人创新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支90多人的具备整机启动资质的调试值班工程师队伍。